1.採礦業和水泥製造業,破壞自然環境。本區由於多崇山峻嶺,地勢險阻,交通不便,所受之人為干擾較少,地形地貌和植物相仍多保持自然狀態。但近年來不斷出現之採礦業和水泥製造業,卻已對本區之自然環境造成莫大之威脅。
自然科学・環境の通販ならhonto本の通販ストア。丸善・ジュンク堂など書店で使えるポイントが貯まる。3000円以上購入から送料無料、書店の在庫検索・受け取りも可能。支払はコンビニ、代引き、電子マネーなど充実。大事な本はフィルムコートも。
綜上所述,無論是以人為本,還是以自然為本,都將自然與人對立起來,非要掙個「你死我活」。強調以人為本,重點在戰勝自然,把自然看作敵對力量,結果破壞了生態平衡;反之,強調以自然為本,在保持生態平衡上有意義,但否定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依照佛教的緣起法,人只不過是自然界的一分子,彼此處於相互「約制」與「被約制」的關係網絡中,相互依賴,互為條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我們理應強調人類與萬物和諧共處,並育而不相害。一天,臨江有個人出去打獵,捕獲一隻幼鹿,便把牠捉回家飼養。可剛踏進家門,就被幾隻家犬圍住:牠們對主人搖頭擺尾,對這隻幼鹿卻垂涎三尺,更想找機會吃掉牠。獵人看到這種情形,十分憤怒,將家犬嚇退。為了使家犬與幼鹿和睦相處,獵人每天抱着幼鹿與家犬接近,並逐漸讓家犬和幼鹿生活在一起。人與自然的關係又何嘗不是如此。被大自然孕育出來的人類,自以為擁有高科技,打着「以人為本」的旗號,便想隨心所欲,大談「人定勝天」、「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殘酷的事實再一次告誡人們,人類並不能真正主宰大自然。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說過:「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響,常常把第一個結果又取消了。」哲人的告誡,對子孫後代是否有一定的警示呢?許多環境學家和生態學家提醒社會公眾要注意保護環境,保護生態,這也是無可厚非的,然而也有不少人主張以自然為本,一切「改造大自然」的主張都遭到某些環境學家、生態學家的反對。這又走到另一個極端,同樣不符合人類的利益。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我們不得不承認,隨着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增強。以傳染病為例,自古以來,一直是威脅人類生存的天敵。從上表可知,早在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雅典爆發的鼠疫、天花、麻疹和傷寒,奪走了1/4人的生命;公元二世紀時爆發的黑死病,導致了1/3的人口死亡;14世紀中期從中亞地區擴散到歐洲大陸的黑死病,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7500萬人死亡;1918至1919年,西班牙爆發的流感,使得2500萬至5000萬人喪失生命……而隨着科技的發展,愛滋病、瘋牛病、沙士、禽流感以及甲型H1N1流感等瘟疫爆發時,由於先採取了科學的方式控制疫情,對公眾進行疫症的相關教育等,有效地控制了瘟疫的擴散。正因為科技的發展,2003年在全球爆發的沙士,死亡人數不到八百,而最近引起不少恐慌的甲型H1N1流感,到目前為止,死亡人數只有141人。所有這一切說明,科學的發展,有助於人類「征服」自然。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受國家宗教局委託,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與上海外國語大學聯合舉辦首屆「佛教英語培訓班」,培養和積累中國佛教界外語交流人才。我前去授課。飛機一抵達上海機場,穿着防化衣的醫生、護士──走進飛機,給每一個人量體溫,氣氛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這使我第一次親身經歷如同電影中恐怖傳染病肆虐的一幕。在上海一個星期的密集式上課,使我無暇顧及外面世界的變化,日子倒也算過得平靜。可一上完課返港途中,有關甲型H1N1流感的各種消息使我震驚:香港當局決定從6月12日起全港幼稚園、小學、幼兒中心和特殊學校停課14天;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範圍的傳播急劇上升,病毒遍布全球74個國家,病例數目超過28000例,全世界已有141人死於甲型H1N1流感;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決定將流感傳播警告級別從目前的五級提升至最高的六級,意味着全球面臨甲型H1N1流感大爆發……乘機時,必須填上健康申報表,留下詳細的地址、電話等,以便需要時有關方面能迅速找到牽連人士……恐慌的氣氛在蔓延……小鹿在主人的庇護下覺得很有優越感,生活得自由自在,一天天地長大,完全忘記了自己與狗有所不同,和狗成了真正的朋伴,盡情嬉戲,十分親暱。狗因為害怕主人,只好順從地同小鹿玩耍,但依然止不住露出饞相,不時舔着自己的舌頭。就這樣,狗和小鹿一塊兒呆了三年。長大的小鹿始終想到屋外見見世面。一天,牠終於找到了機會,第一次走出了家門,十分興奮。可巧,牠看見路上有很多狗,就不假思索地跑了過去,想和那些狗一起玩,可小鹿怎麼也沒想到,那些狗一見到牠,竟然一哄而上把牠吃了!在「臨江之麋」這則寓言故事中,柳宗元告訴人們,小鹿因得到主人的寵愛,便覺得自己比家犬還要高貴,卻不知家犬只因害怕主人才不敢吃牠。小鹿與家犬玩鬧時並沒有感覺到危機,然而一旦牠走出家門,必然無法逃脫惡運。依照佛教的緣起法,人只不過是自然界的一分子,彼此處於相互「約制」與「被約制」的關係網絡中,相互依賴,互為條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某些現代人自認為可以「主宰」地球,成為地球的「霸主」。然而,從伽利略的時代開始到現在,科學水準的發展雖然極為迅速,但也僅有400多年的歷史,對地震、海嘯以及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等自然現象,仍然無法把握,更不用說徹底征服自然了。誠然,人類的生存發展,不可避免地要對自然進行必要的利用和改造,這本也無可厚非。然而,利用和改造自然界必須恰到好處,一旦超過極限,便會帶來各種負反饋效應,隨時損害人類自身的生存。不少人對此缺乏自我反省意識,妄自尊大,以為有科學作依循,便無須敬畏大自然,不擇手段地改造自然,引致過度開發資源、工業污染嚴重、大氣變暖等,自然生態遭到破壞、物種加速消失、造成更多的菌體變異,直接影響到人類的生存。以傳染病為例,古代瘟疫爆發的周期是幾百年一次,而且只在局部地區。自從1976年伊波拉病發現以來,傳染病爆發的周期愈來愈短,變為幾年一次,而且影響的地區波及全球(見下表)。由此可見,迄今為止,人類依然在以生命為代價向大自然交學費。對大自然沒有敬畏心,違背大自然規律的人類行為,必然會受到大自然的報復。人類真的無須敬畏大自然嗎?我們從地球的演變過程中不難找到答案。自從46億年前地球形成以來,無常變化的大自然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地球上的生命逼迫到滅絕的邊緣。以人們最熟悉的恐龍為例,牠們曾主宰地球長達數億年之久,然而,到了6500萬年前,氣候急劇變化,迫使地球上的一代霸主──恐龍最終走向了滅絕。300萬年前,地球上新一代霸主──類人猿開始出現,但無常變化的大自然也曾經令人類的祖先多次瀕臨滅絕的邊緣。以氣候為例,據科學家統計,地球上冰河時期先後出現過至少11次,最後一次冰河時期稱為「大冰河時代」,出現於約一萬八千年前。當時地球表面約三分之一地方被冰塊覆蓋。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北極冰川,仍然可以使人們領略到當時地球生存環境之艱難。直至距今約一萬年前,地球表面才開始暖化,大部分冰塊融解,逐漸形成現在的地形和氣候。到了5000年前,人類方開始走出混沌,進入文明時期。甲型H1N1流感自然使人們聯想起印度洋大海嘯、汶川地震、沙士等痛苦的回憶……在頻繁的災難面前,人與自然的關係再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自然,以誰為本?人類真的無須敬畏大自然嗎?本文將嘗試做一些探討。由此不難理解,遠古時期,古人以敬畏的心理面對大自然,因為他們早已領教過大自然的「威力」。從古至今,人與自然(天)之間的關係,一直是中國人探討的重要課題之一。隨着人類社會的演變,「天人關係」主要有如下幾種觀點::「崇拜自然」、「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天人相勝」和「人定勝天」等。 自然環境 本縣山地和丘陵佔全縣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著名的「山城」。 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河川縱橫穿梭,因此形成多采多姿的生態環境。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甚長,為使本保護計畫能有效執行,故依沿海地區自然資源現況之特色與分布,選擇尚少遭受破壞,或將面臨破壞危機之地區規劃為保護區,以保護珍貴之自然資源。1.採礦業和水泥製造業,破壞自然環境。本區由於多崇山峻嶺,地勢險阻,交通不便,所受之人為干擾較少,地形地貌和植物相仍多保持自然狀態。但近年來不斷出現之採礦業和水泥製造業,卻已對本區之自然環境造成莫大之威脅。採礦將破壞植物與自然景觀,水泥廠則造成空氣污染和水污染。和平、清水、崇德等附近許多地區已被設定礦權,蘇澳和東澳則已設有水泥廠。和平、崇德附近之採礦行為,已損及自然景觀。1.河川水污染之防治應儘速規劃辦理,嚴格管制水質。尤其花蓮溪口附近受紙漿廠廢水嚴重污染,應即刻有效處理。2.公路拓寬與自然環境保護。省交通單位擬將蘇花公路全線拓寬雙線通車,並規劃為景觀道路,以提供國民遊憩和觀光之用。公路拓寬若施工不當將損及道路兩側之植被與地形景觀。(三)計畫地區內沿海漁業資源之經營,悉依國家公園法規定辦理。得作漁業經營之海域內,仍需會該主管機關同意後辦理。3.沿海水產資源經營與自然環境保護。磯崎附近有漁民於岸上設置九孔育苗池及養成池,使用區劃漁業權之經營方式,將育成之九孔苗放入海中成長後撈捕出售或放入養成池續養至一定大小再出售。花東沿海現亦有多處定置網漁業之經營。對於沿海漁業資源之保育經營,有待進一步作合理之規劃使用。4.已定案之都市計畫應予適度修訂,避免過多之人為設施,新建之人為設施必須與當地環境特色充分配合。2.
【ホンシェルジュ】 自然破壊、飢餓問題、食料不足など環境問題からくる諸問題が世界中で取りざたされています。日本においても壊滅的な大震災の後、様々な方面から環境問題を問う声が上がりました。そんな今、この時代だからこそ読むべき本を5冊紹介します。